精选王夫之的主要思想51句文案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1、按照王船山思想之逻辑分类,分为十六卷。第一卷《船山之心》,讲述了王船山的理想。第二卷《易学精神》,讲述了王船山的思想来源。第三卷《天地之心》,讲述了宇宙论、本体论和“天道正义”。第四卷《自主权能》,讲述了人的责任、使命,人奋发有为实现理想的应当然。第五卷《圣人传统》,讲述了圣人发明创造传统和圣人精神,应当呈现良心。中国在近500年的衰落是因为对圣人传统、圣人精神的疏忽。圣人是世界的第一推动力、第一责任人。第六卷《认识世界》,讲述了王船山的认识论。第七卷《必然成功》,讲述王船山的预测未来之学。第八卷《心性之学》,讲述了王船山的心学。第九卷《工夫之道》,讲述了王船山的修身工夫。第十卷《教育为本》,讲述了王船山的先进教育理念。第十一卷《依法治国》,讲述了依据宪法治理国家。第十二卷《经济之学》,讲述了王船山经济学思想,为工商业提供了价值依据。第十三卷《生死之归》,讲述了王船山的生死学——安心之学,为现代人提供了灵魂救赎的良药,也为现代工作伦理、管理学提供了终极价值。第十四卷《正义之论》,讲述了王船山如何建构正义论,以保障社会公平正义。第十五卷《公民精神》,讲述了如何成为一个现代的“天下公民”。第十六卷《全球伦理》,讲述了如何应对世界,如何为世界未来文化开辟新方向,实现全球正义。未来,还要补充十几卷。(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2、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更像是对自我的批判,是传统文化的自我反思。明末,士林学风“束书不观,游谈无根”(黄宗羲语),空疏已达极点。针对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王夫之他们提倡“实学”,认为做学问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扛起“经世致用”的大旗。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正是因为有了王夫之们追溯中国文化的本真本源,梳理中国文化的历史脉络,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文化的价值,并以中国文化推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

3、晚清思想家郭嵩焘对王夫之给予了极高的赞誉:训诂笺注,六经周易犹专,探羲文周孔之精,汉宋诸儒齐退听;节义文章,终身以道为准,继濂洛关闽而起,元明两代一先生。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谭嗣同说:“五百年来,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万物招苏天地曙,要凭南岳一声雷。”

4、 “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这是王夫之自题的墓志。他推崇张载而自谦,实际上王夫之既发扬光大了张载的思想,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张载思想中的一些缺陷,对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进行了全面的总结,是气本体论的集大成者,应该说不但继承而且超越了张载。

5、《读通鉴论》是王夫之毕其一生心血,从69岁开始动笔写作在其逝世前才完成的一部史论。借引司马光《资治通鉴》所载史实系统地评论自秦至五代之间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分析历代成败兴亡,盛衰得失,臧否人物,总结经验引古鉴今探求历史发展进化规律,寻求中国复兴的大道。

6、1673年(五十五岁),《礼记章句》初稿写成。

7、王夫之坚持事物运动的内因论,反对外因论。他认为,事物的变化是由于事物内部的对立面相摩、相荡,明确阐述了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万物变化的源泉。

8、阴阳二气充满了宇宙,无处不包含阴阳的对立,所以,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处在对立同一之中,没有孤立存在着的事物。“错者,同异也;综者,屈伸也。万物之成,以错综而成用。”同异是矛盾,屈伸也是矛盾,事物就是在相反相成的矛盾关系之中互相联系互相依赖。“或始同而终异,或始异而终同,此类相关,乃知此物所以成彼物之利。金得火而成器,木受钻而生火,惟于天下之物知之明而合之、离之、消之、长之,乃成吾用。”在矛盾发展过程的开始时,或者由同一而发展到差异,或者由差异发展到同同异在整个过程中,都显示出相反相成。懂得了这个道理,可以使客观事物为我所用。

9、    其认识的狭隘性和片面性。王夫之生活在明末清初这一充满社会动荡和民族危机的时代,其思想认识不免带有一定的狭隘性和片面性。如王夫之指责宋濂虽为“中华之士”,但在“修蒙古之史”时却“隐其恶,扬其美”,从而使“天下之直道永绝于人心”。不仅如此,他还反对少数民族学习中原王朝的先进文明,并讽刺少数民族学习中原的先进文化是“沐猴而冠”,强调“夷狄而效先王之法,未有不亡者也”,体现了王夫之狭隘的大汉族主义思想。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还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矛盾性,他晚年也曾承认自己的思想观点“有自相蹠戾者矣”,如他虽然主张对待夷狄“非可乘约肆虐,役之残之”,但他又多次强调“夷狄者,歼之不为不仁,夺之不为不义,诱之不为不信”。这些自相矛盾的言语体现了其认识的片面性。

10、本文参酌萧萐父、许苏民《王夫之评传》写成,并以此文纪念恩师萧萐父先生冥诞九十二周年。(王夫之的主要思想)。

11、    王夫之不同意司马光的观点。他认为司马光之所以赞扬牛僧孺而贬低李德裕,是因为司马光试图借此事抨击王安石的新法,进而反对熙宁、元丰时期北宋当权者无故挑起对少数民族的战争,即“公之为此说也,惩熙丰之执政用兵生事,敝中国而启边衅”。王夫之进一步指出,司马光不赞成李德裕的观点,无非是因为诚与信二字,但在他看来,“古今异时,强弱异势,战守异宜,利害异趣”,也就是说,时代变化了,强弱不同了,战守更替了,利害关系不一样了,所以是否要讲信义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应以“一时之可否,定千秋之是非”,这是立论的大忌,“而温公以之矣”。

12、揭示“名”、“辞”、推的辩证性质。王夫之提出“克念”,就是说人能够进行正确的思维。王夫之把概念看作一个过程,既不可执着概念而使之僵化,也不可把概念的运动看作是刹那生灭,不留痕迹。

13、    司马光非常赞赏牛僧孺的思想观点,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事阐述了他的看法。他认为,唐朝刚与吐蕃结盟不久,如果接受悉怛谋的归降,就破坏了唐与吐蕃的盟约,是失信行为,悉怛谋对于唐朝来说属于归顺,但对吐蕃来说,则是叛臣,所以吐蕃将他诛戮没有什么值得可怜的。李德裕的主张是从利益出发,牛僧孺的观点是从信义出发。在司马光看来,匹夫对于徇利忘义的行为都会感到羞耻,何况是天子呢。

14、    其夷狄奸诈不可信。在王夫之看来,如果对夷狄讲信义,“信其服而推诚以待之”,那么就会“必受其诈”,如历史上楼兰王曾“阳事汉而阴为匈奴间”,耶律阿保机“背七部更代之约而距汉城”,所以,李克用“失信夷狄,自亡之道”之言是何等的愚蠢。

15、明清代易之际,汉族知识分子感受到了天崩地解的震荡,也激起他们痛定思痛的反思。王夫之作为一个思想家,更多的是从文化的层面反思明亡的原因,探求中国的兴盛之道:传统文化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们引以为傲的儒家文化却不能用来强国富民?他将批判反思的对象首先对准了南宋以来长期作为官方正统的理学和极具影响力的心学。

16、王夫之根据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在抗击弥漫于思想界的复古主义逆流的斗争中,形成了进化的历史观,从而使他有力地抨击了“守其故物而不能自新”的守旧路线,雄辩地论证了法律具有可变性,需要“更新而趋时”。他说:“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有定理者,知人而已矣,安民而己矣,进贤远奸而己矣,无定法者,一兴一废一繁一简之间,因乎时而不可执也。”正是由于一切典章制度、法律法令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谓“事随势迁,而法必变。”他例举历史上各个王朝的兴衰来说明祖宗成法的不可恃,指出凡是固守拘囿于成法定规者只会“徒乱天下”。这同先秦法家“便国不必法古”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但是王夫之运用大量的史实,深湛的理论,发挥了这个思想,使它更充实,更具有科学性。

17、    其与夷狄讲信义会招致祸患。王夫之认为,对夷狄“怀以仁,而即乘吾仁以相犯;结以信,而即怙吾信以相欺者也。而唐藩镇之乱,率因此而滋”。在王夫之看来,唐代的藩镇之乱就是因为唐朝统治者对少数民族首领讲信义而引起的。他进一步指出,中原王朝与外夷交战时,不应轻易相信夷狄的情报,否则就会招致祸患。他说:“与为难者一夷也,介于其侧、伏而未动者又一夷也,则且两持其命而蛊我以效顺之忱。实欲倾我而姑与我通以市利于彼,闲输彼浮薄之情以坚吾之信。我进则老之,我守则诱之,我大败而不能责彼之相误。至愚者诧为秘密之机而自矜外助,卒之小以残我边疆,大则害及宗社。”也就是说,夷狄向中原王朝出卖情报以骗取信任,实际是想倾覆中原王朝,所以不应轻易相信夷狄。

18、    其经验理性是王夫之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特征。经验理性特别执著于历史,善于从久远的和刚刚过去的历史经验来客观地考察、思考和估量民族关系。所以,王夫之在阐述他的民族关系理论观点时,总是把历朝历代最典型人物的成败得失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如他在论述“不以信义结夷狄”观点时,就特别考察了梁武帝、侯景、牛僧孺、李德裕、耶律阿保机、司马光、宋徽宗等人的一些言行和事迹;在论述“夷狄相攻,中国之害”观点时,就特别考察了赵充国“以夷攻夷”的一些做法;在论述“战与和,两用则成,偏用则败”观点时,就特别考察了岳飞和秦桧的一些事迹。这些都是从历史经验来谈论问题,正因如此,王夫之的民族关系思想充满了经验理性。

19、王夫之认为这些说法是严重违背历史事实的,三代以前人类还处在未开化的野蛮状态,“衣裳未正,五品未清……人之异于禽兽无几也”,三代时有了文明,但仍处于不发达状态,“国小而君多……暴君横取”。他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野蛮走向文明的进化过程,人类祖先从“植立之兽”中分化出来,不断地创造文明。春秋时代的社会远远超过三代,汉唐以后远远超过春秋,盛唐时代已远非三代时期可比。王夫之批评复古主义者的观点颠倒事实,“泥古过高而菲薄方今,以蔑生人之性。”

20、现代人有什么需求,理当回应,曰有求必应。基于普遍主义立场,为社会生产适合每个人的思想“公共品”,这是现代学者应有的良心。

21、他抨击程朱理学,自称“异端”,反对“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著作《焚书》。

22、动与静。王夫之认为,运动是绝对的、永不停息的,静止是相对的、暂时的,暂时的静止稳定总要被运动变化所代替。“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善体天地之化者,未有不如此者也。”他形象地解释说,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同门之开合,开可以说是动,合可以说是静,其实开合都是动的表现。

23、王夫之的爱国主义,我认为就是一种“民族爱国主义”。中国古代一直存在“华夏”和“夷狄”之分,由于华夏文明高于夷狄文明,所以“华夷之辨”实际上就是维护汉民族的政治文化的正统地位。王夫之说过:“各安其纪而不相渎。”

24、为了把任法与任道并重的观点贯彻到治理国家和立法实践中去,王夫之提出:一要“先以刑禁,继于其治,终以德化”;二要“立法之始,无取太宽。幸留有余之德意于法外,以使有可宽……”;三要注意法、情、道、势四者的相互关联与配合:“法之所垂,情之所衷,道之所定,抑即势之所审,而四海之观瞻,将来之事变,皆于此焉决也。”封建统治者从长期的统治经验中深知德刑两手并用的重要,因此,从汉初起便确立了“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政策思想,使道德与法律互相配合,互相补充,共同作用于社会生活,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秩序,王夫之正是从总结历史经验的角度,结合理论与实践,进一步阐述了任法与任道的不可偏废。 

25、在历史的沉思中,王夫之得到了一个启示,就是“事随势迁而法必变”。他从远古人类的“异于禽兽无几”与今天人类文明中看到了“世已降,物益备”;从三代的“沈酗”、“淫奔”、“黩货”与唐代的“天下帖然受治”中看到了今未必不如昔;从三代的封建诸侯与秦始皇改郡县制的成功中看到了“势相激而理随以易”。历史的变化使王夫之得出了一个哲理性的结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矣。”也就是说,顺应历史潮流的就是合理的。王夫之否定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天经地义的结论,从历史变化上指出了顺应“势”者才合天理,无疑是重大的进步。

26、王夫之63岁时写了一本书,叫《相宗络索》。这是为佛教法相宗写的一本初级入门读本。我们知道,佛教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其中的概念非常难懂,根据后人研究,王夫之写的水平也不高,问题是他为什么会写这样的书?主要原因是他晚年生活太困难,有一位先开禅师请他写,估计他为了争点生活费,也就是写了。上个世纪80年代,在衡阳还发现了一块石碑,上面刻了一篇文章叫《牧云山常住记》,作者王夫之。这篇碑文是王夫之受庙里的住持所托,为前一任方丈超凡法师写的一个传记,文章特别称赞那个方丈严格守戒,是那个时代佛教徒学习的榜样。注意,明清时期佛教的整体素质下降,很多出家人到庙里去纯粹是为了生计,不守戒律,与俗人无异。牧云山这座庙规模不大,但道风严谨,王夫之也深受感动,认为“湖南名刹代兴,求其慈静安禅,始终一日,如牧云者,无有也”,在碑文中赞扬严格持戒的高僧,可见他对寺庙的和尚并没有偏见。

27、“更新而趋时”不仅提供了一个一般的立法准则,而且是王夫之进行社会改革的重要依据。由此出发,他设计了改革田制的兰图:自耕者占田不得过三百亩,赋税协于什一之数,借以抑制贵族豪强、大官僚、大地主的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由此出发,他抨击了专制主义的君主制度,以冲天的勇气发出“天下非一姓之私也”的呐喊,并以亡秦为例,说:“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巳矣。”他认为只要不“病民”而又无“原野流血之惨”,易姓改朝也未尝不可。特别是在明朝筱亡,清朝继建的历史条件下,他勇敢地提出为了维护民族的统治权,虽君权亦“可继、可禅、可革”,“不以一时之君臣,废古今之通义。”这些激越之辞,表现了王夫之坚持抗击清朝统治者推行野蛮的军事征服政策的民族主义立场,同时也是对明末皇帝专横态肆,招致“亡国”之祸的抨击和自身坎坷遭际所郁积的愤葱之情的流露。

28、他说,宇宙中并不存在什么绝对的虚无,有形的物是气构成的,无形的虚空同样也是气构成的,人们由于目力限制看不见它,就说是虚空,虚空同样充满了无形状的元气。有形和无形,不过是气的聚、散和显、隐,宇宙间除了气“此外更无它物,亦无间隙”,并没有不包含物质元气的真空存在。

29、王夫之利用和改造了佛教哲学的“能、所”范畴,强调“所不在内”,“必实有其体”和“能不在外”、“必实有其用”,二者不容混淆、颠倒。他认为“能”和“所”的关系,只能是“因所以发能”,“能必副其所”,从而抓住了认识论的核心问题。据此,他批判了沿袭佛教的陆王心学“消所以入能”、“以能为所”的观点,并揭露了其内在矛盾。

30、其次,王夫之还从客观事物的依存和联系的关系,论证客观世界的“实有”性。例如,人依赖土地、房屋、水火、粟米、浆汤才能维持生活;种粟要有土地和种子,做汤要有水,盛水要有器皿,这些条件是实实在在的,这种依存关系都不是虚幻的。他反对佛教把客观世界说成是因缘凑合的假象,“物物相依,所依者之足依,无毫发疑似之或欺”,事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是真实存在的,所以,客观世界的“实有”更是真实的。

31、1681年(六十三岁),病哮喘。始撰《相宗络索》。又为门人讲解《庄子》,写《庄子解》,与《庄子通》相表里。这一年起,直到逝世为止,每年都有一本新著问世,爆发出巨大的精神创作能量。

32、王夫之可以说是著名的思想教育家,他有一整套他自己的教育理念。这个人可以说天资聪明,是少年天才,自小刻苦学习,四岁启蒙,七岁读完“十三经”,据说在他十四五岁的时候把衡州素有的藏书全部读遍。这位他今后的学问打下深厚的基础。王夫之可以说家学深厚,他的父亲的《春秋》,春秋学的是春秋大义,也就是民族大义对其影响可以说是非常深远。他有句话非常有名,叫知而不行,犹无知也。意思就是说你光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如果不出去实践,那么你的学问等于白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实践是真理的唯一形式。

33、黄守愚认为,王船山是现代性的道德正义、宪法正义、经济正义、政治正义、管理正义、环境正义、生态正义、世代正义、世界正义、天道正义、全球伦理的先驱,可以为现代人、未来人建构此类理论提供思想源泉,将会在未来产生深远的世界性影响,而船山学在未来将更是一门世界性显学。

34、王夫之在《读四书大全说》一书中,批判了宋明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禁欲主义观点,提出了“天理”“人欲”并存不悖的思想。他认为天理和人欲都出自自然,离开人欲就谈不上什么天理。他说:“理欲皆自然”,“终不离欲而别有理”,“天理人欲,虽异情而亦同行……天理充周,原不与人欲对垒”。王夫之在这里肯定了人的自然欲望的合理性。

35、这里顺便提一下王夫之与佛教的关系。王夫之在很多地方都提到了佛教和禅学,而且与很多宋明理学家一样,批判佛教和道家道教是异端邪说,“辟佛老而正人心”。但是,实际上王夫之并没有骂过那一位和尚,而且他还与很多的和尚有交往。这是为什么呢?这里要搞清楚,王夫之之所以批判佛教,是因为他不满陆王心学,认为陆王心学就是禅学,他反对文人士大夫不问国事,背离了儒家的社会责任。所以,王夫之对佛教的批判,只是出于亡国之痛而对陆王心学流于“狂禅”的批判。也就是说,王夫之批判的佛教是“士大夫佛教”而不是“寺院佛教”。

36、王夫之自幼从学于父兄,聪敏好学,博览群书,十四岁即考入衡阳县学,成为秀才,但继续科举仕进的梦想在农民大起义的冲击下破灭。王夫之目睹明末的腐朽统治和东北满族贵族势力的不断扩张,与许多有识之士一样感到危机日深,主张改革弊政。他十分关注国家社会政治时局,格外用心研究历史。

37、王夫之在世的时候几乎默默无闻,直到大约300年以后的清朝晚期,曾国藩等人把他的著作全部出版,加起来有800多万字,人们才知道有这么一位了不起的大学者。由于他独来独往,缺少交流,文字表达晦涩,一直到今天,他的文章也没有几个人完全能够读通。要读通他的文章,必须对明末清初天崩地裂的时代背景,以及中国文化特别是宋明理学有通盘的了解。

38、公元1644年,旧历叫做“甲申”年,明朝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明朝灭亡了。也就在这一年,25岁的青年王夫之,正准备进京赶考。在得知崇祯皇帝的死讯后,王夫之痛哭不已,他的科举梦从此破碎。他来到南岳深山之中,搭了一个茅棚,取名为“续梦庵”,他要续人生之梦、家国之梦。

39、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王夫之还指出,天地间存在着的一切都是具体的实物,一般原理存在于具体事物之中,决不可说具体事物依存于一般原理。王夫之认为“形而上”与“形而下”虽有上下之名,但不意味着上下之间有界限可以分割开来。

40、    最后谈一下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影响。王夫之非常重视历史经验教训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他说:“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为史者,记载徒繁,而经世之大略不著,后人欲得其得失之枢机,以效法之无由也,而恶用史为?”不仅如此,他特别注重总结和反思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得失。在他的著作中,经常引用汉武帝、班超、谢安、刘裕、诸葛亮、唐高祖、宋太祖、司马光等人的事迹和语录,或褒或贬,比如他充分肯定了汉武帝、谢安、刘裕等政治家抵御少数民族侵扰的历史功绩,但他对班超率三十六人横行西域诸国提出严厉批评。他的“和亲无耻”思想就受王廷相、方逢时等明代政治家思想的影响等等。王夫之广泛吸收各方面的思想营养,努力构建自己的民族关系思想体系。

41、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也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是否王夫之就比前辈先贤们更加聪明?或者说王夫之的学说是正确的,前人的学说就是错误的?这涉及到一个如何对待哲学的问题。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是可以有所不同的;哲学是“爱智慧”,每个人都有爱智慧、追求智慧的权利,每一种学说都有其合理性,但也一定有其漏洞与缺陷。这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每一种在人类思想史上能够留下印痕的思想,都是在与前人和同时代人的辩论和对话中建立起来的。王夫之所以能够超越前人,并不是因为他更加聪明、更有天分,而主要在于他有“后发优势”,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因而能够看得更远、更全面、更深刻。所以,海德格尔说:“哲学永远在途中。”

42、《王船山语要》,黄守愚主编,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9年8月第1版。

43、Abstract:WangFu-zhialwayshadtheambitionofoverthrowingtheQingdynastyandreestablishingtheMingdynasty.Throughthe researchandreflectionsontheethnicrelationsinhistory,WangFu-zhiadvocatedsuchviewsas“nocompletetrustofethnicminorities”,“theconflictsbetweentheHanandtheethnicminoritieshurtboth”,“themeansofwarandpeaceshouldbeadoptedsimultaneously”and“marriageallianceisshameful”.Hisviewofethnicrelationsiscloselyrelatedtotheinfluenceofhisfamily,thesociety,Confucianism,thepreviouspoliticiansandthinkersaswellashispersonalexperienceofethnicrelations.Theintegrationoftheviewof ethnicrelationswithpoliticalthoughts,empiricalrationalism,andcommentaryonthepresentthroughhistoricalfactsarethemajorfeaturesofWangFu-zhi’sviewofethnicrelations,whichhastheweaknessesofhistorical,ideologicalandsocial-classlimitationsas wellasnarrowandpartialperspectives.

44、  第七章通过讲述王夫之、朱柏庐、张英和曾国藩等人的家教思想,让学习者掌握清代的家教家风。今天是第七章第一讲第一小节——王夫之的家教思想与实践(上)。

45、王船山是怎么思考问题呢?他又思考了什么问题呢?

46、他又是怎么影响近现代叱咤风云的精英人物的呢?

47、他们的思想强调了“人”的重要性,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思想道德基础。

48、其气一元论,王夫之认为气是唯一实体,不是“心外无物”。

49、在王夫之看来,程朱的错误是“先知以废行”,陆王的错误是“销行以归知”,他们共同的错误是排斥行的作用,以主观思想作为判断是非的标准。从程朱、陆王本人来看,倒确是一些言行一致的真君子,但其后学门徒中却不乏口是心非、道貌岸然的道德沦丧者,他们口称仁义道德,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却极其不负责任,所以王夫之说“朱门后学之失,与陆杨之徒异尚而同归。”

50、国内统一刊号CN11-3153/K 国内发行:北京报刊发行局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