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102句文案

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1、(译文)万物背阴而向阳,并且在阴阳二气的互相激荡交冲下而成新的和谐体。

2、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3、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4、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5、第36章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道德经十句经典名言)。

6、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二十二章》

7、第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强。

8、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9、(译文)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10、老子认为,再圆满的东西看起来也会有所欠缺。同样,获得了极大成就的人也要表现得有所欠缺。保持自身的不完满,这是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这样才能保证自己还会有所进步。

11、第42章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12、(译文)祸患再没有比轻敌更大的了。《道德经》经典名言名句篇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13、信不足焉,有不信焉。第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14、第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15、这句话告诉我们,你做出的成果不要具有己有,你取得了成就不要恃功而傲。很多东西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怎么追求也没有用,所以人生要懂得淡然知足。

16、第9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1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18、第46章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9、(感悟)“轻诺必寡信”的道理就是,不论你做什么事情,都不要轻易许诺,一旦许诺了就要认真去做,千万不能失信于人。

20、解悟:不执着自我,所以才看得清楚明白;不自以为是,反而更彰显了自己;不自我炫耀,反而能够成就自己;因为不自高自大,所以才能不断取得进步。

21、(翻译)能了解别人的人只能叫做聪明,能认识自己的人才能叫做高明。

22、19)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出处)《道德经·第二十四章》(译文)自我夸耀的人不能建立功勋,自高自大的人不能进步。

23、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24、(相比而言)以怀有敬意奉养双亲是很容易的,以充满爱意奉养双亲则很难。

25、邻国相望,鸡犬度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26、(感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用早已存在的道理,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换个说法就是借古鉴今,古为今用。

27、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有残缺一样,但它的作用永远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是空虚一样,但是它的作用是不会穷尽的。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有弯曲一样;最灵巧的东西,好似最笨拙的;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一样。清静克服扰动,寒冷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缺陷也是一种美。

28、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29、4)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出处i(道德经·第二章》(译文)生养了一切但不据为己有,做成了什么并不自恃有功,成就了事业并不居功自傲。就是因为他不居功,所以他的功名就不会消逝。

30、第57章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31、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32、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五章》。(译文)大道一旦讲出来,就会感到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人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

33、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道德经》

34、第31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为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居左,上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杀人之众,以悲哀莅之,战胜以丧礼处之。

35、(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36、天之道,损有馀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

37、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38、第二十章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39、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40、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第二章出生入死。

41、第38章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

42、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43、老子曰:善于用人的领导人处于低位势。也就是说,凡事只考虑自己的私利,不尊重他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的人,就处于“位势高”境地;反之,遇事能先顾及他人,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则处于“位势低”境地。位势低者如山之谷,水必住低处流,于是众人从之,可谓势在必然。

44、选自《道德经·第五章》。(译文)说的太多往往使自己隐人窘境,不如顺其自然,格守中庸之道。

45、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46、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47、缺点,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正因为他把缺点当作缺点,所以,他没有缺点。

48、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出处)《道德经·第六十七章》(译文)我有三件宝,一直在坚持地守护着它们。一个叫仁慈、一个叫勤俭,第三个是不敢争胜冒尖。

49、(解释)天下人都知道美是美,是因为有丑的存在;天下人都知道善是善,是因为有恶的存在。

50、26)知足者富。(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知足的人才是真正富有的人。

51、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52、不自我表现,因此才能够通明。不自以为是,所以才能得到彰显。不自我夸耀,所以才能建立功勋。不骄傲自满,所以才能够长久。

53、(解释)五光十色,有时会令人眼花瞭乱,看不清丑恶;优美的顺音,有时会令人听不到忠言;美味佳肴十分爽口,有时会令人品尝不了疾苦;骑马游猎,有时会让人性情放纵;有时一些稀有珍贵的物品会让人图谋不轨。

54、“首”就是脑袋,是思想,“走之”是行动和步伐(知行合一),有想法付诸行动,有行动,也要思考。

55、狂风骤雨往往都不会长久,做事、学习、修行都是这个道理,不能因为一时兴起而做事,结果兴趣来得快,去的也快,注定做不好事情,只有持续地努力,坚持不懈才能成功。

56、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57、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8、道生于安静。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59、能了解、认识别人算得上智慧,但是有自知之明才是强大的。因为人在面对自己的时候,往往不能做到客观,要么自视甚高,要么妄自菲薄,这都是不对的。要懂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才能越来越强大和优秀。

60、——第五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61、《道德经》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人看别人总是很容易,但是认清自己却是很难。很多人一生都没有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适合做什么,一辈子都在做自己不适合做的事情,到头来碌碌无为。认清自己,坚守自己的本分,不做超出自己能力与本分的事情。道德经经典名句天下万物生於有,有生於无。

6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63、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64、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65、(译文)最好的统治者是悠闲的,他很少发号施令。

66、(解释)金玉满堂,不一定能守得住;因富贵而骄奢,容易引祸上身。成功了如能做到急流勇退,这才是自然之道。

67、(译文)善于建立自身道德的人不会动摇,善于秉持自身道德的人不会丧失信心。

68、(译文)最大的祸害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是贪得的欲望。知道到满足的人,永远是满足的。

6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70、(解释)必须让百姓的思想行为有所规范,保持纯洁朴实心态,减少私心杂欲。这就是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71、老子说的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剧烈变化的天气是不可能长久的,我们所见的日常天气中,在人类社会中高潮一定是短暂的,平静一定是长久的。

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蔂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73、“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其中盈是充盈、丰满之意。这两句话的道理是相同的,都是在论述物极必反的道理。

74、根据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了“道”的规律。

75、选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译文)祸与福互相依存,可以互相转化。祸是造成福的前提,而福中又藏有祸端。

76、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7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78、(感悟)人要符合天的道,做事达成目的,功业已经到达巅峰时,就引身后退,懂得急流勇退,这是符合“天道”的。

79、(译文)委曲反能保全,屈枉反能伸直,低洼反能充盈,敝旧反能生新,少取反能多得,贪多反而迷惑。

80、 夫慈,故能勇;俭,故能广。——《老子·六十七章》

81、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82、解悟:再大的狂风,也刮不了一个早晨;再大的暴雨,也下不了一个整天。恶人恶行虽然一时可以得逞,但终归不会长久,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83、天地的大道是对人是没有亲疏之分的,它只会庇佑那些行善正道、顺应天时的大德之人

84、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85、2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处)《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译文)能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能认识自己的人,是真正聪明的人。

86、出自《道德经》第五十章。我听说,善于保护自己的人,行走到陆地上,不会遇到凶猛的老虎和犀牛。在作战过程中国也不会受到兵器的伤害。

87、出自先秦《老子》第十七章。信,诚信。足,够。焉,句末语气助词。诚信不够,就会产生彼此不信任的事情。此言诚信来不得半点虚假,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建立在彼此诚实相待的基础之上的。

88、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89、选自《道德经·第七章》。(译文)天地所以能够长久,是因为它们不为自己而生,是自然而生的,所以能够长久。

90、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历史上多少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最终不得善终,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功成名就之后,就该是时候隐退,将自己的位置让给年轻人,让给其他有能力的人了,否则只会遭到别人的猜忌不满,没有好结局。

9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92、老子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就是将学习到的前人的东西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这样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9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道德经.第二十四章》

94、译文为: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

95、最正直的东西好似枉屈,最灵巧的东西好似笨拙,最卓越的辩才好似不善言辞。不停地动作可以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清静无为才能统治天下。

96、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97、译:德行要像天地一样覆载万物,圣明要像日月一样普照大地,行动要像四季交替一样规律有序;吉凶要同鬼神一样灵验。

98、(译文)最完满的东西好似欠缺,但它的作用不会衰竭。最充盈的东西好似空虚,但它的作用不会穷尽。

99、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露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100、道德经经典名句,在书籍里面隐藏着非常多的经典的句子,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喜欢将自己喜欢的句子保留下来,而且不少人会将喜欢的句子做成自己喜欢的书签,一起看看道德经经典名句吧.道德经经典名句《道德经》: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101、注: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该文章由作者:【admin】发布,本站仅提供存储、如有版权、错误、违法等相关信息请联系,本站会在1个工作日内进行整改,谢谢!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